成功案例

构建了整合型发育行为教练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联合香港教育大学特殊需要与融合教育研究所、香港自闭症联盟以及美国"孤独症代言人"Solomon 教授的 PLAY 项目,引进国内外发育行为行业资深专家,提供系统化的跨学科整合型发育行为教练 (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Coach, DBC)人才技能培训课程,培养致力于从事发育行为管理的从业者。

整合国际循证科学的发育行为管理方法,构建"导师-督导-教练"组成的立体化师资梯队以及三阶个性化研修模块体系。完成培训后提供认证,提升专业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同时提供专业配套的评估工具和管理系统,并督导受训学员成熟开展发育行为管理相关服务。

妇幼机构转型赋能试验基地建设
(儿童早期发展+家庭内生干预+融合教育三位一体)

2024年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在教育部"乡村振兴-家庭赋能点燃儿童发展之光"项目中在云南省双柏县妇幼保健院构建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坊示范基地,实施孤独症"三级预防"模式。该项目入选第九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前十名。

此模式包括婚前准父母孤独谱系特质筛查、儿童早期孤独症风险识别、高风险孤独症儿童干预和融合教育支持三个阶段的具体实践,为后续的模式复制和妇幼领域的服务转型升级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儿童早期发展教学督导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服务模式落地+运营督导)

西安佑贝医疗是一个致力于将体制内外医生相融合,打造出一个以儿科为核心与特色的坚持循证医疗的医生联合团体。佑贝创始人医生来自西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儿童专科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通过基于"循证医学"的诊疗和人文关怀,真正的和患者朋友有效充足的沟通。佑贝儿科门诊以西安市各三甲医院儿科专科医生团队为基础创建,遵从:学习与专注,尊重与互信,开放与协作,共赢与健康的价值理念,引入新型医疗机构管理模式,是西北地区知名的儿科医疗机构,全方位致力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快乐成长。

靛蓝之家联合佑贝医疗,采用医-教-护-管-康相结合,从儿童早期发展,孤独谱系及发育行为神经多样性早期管理赋能医生护士及治疗师团队。其特色儿保模式——体验式儿保(Experiential Pediatric Primary Care, EPPC),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Experiential Leaning)教会家长学会正确陪伴孩子,观察、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大脑发育规律,通过学习专业的互动方式,反思和修正自己的养育方式,在专业儿童早期发展顾问(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Coach,ECDC)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家庭中回应性养育儿童,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大脑潜能发展。

基于体验式儿保的"体验式大脑潜能管理模式"弥补了市场早教机构良莠不齐,康复机构难以实现家庭早期干预的不足,并且将普通儿保服务后延和轻康复衔接,并可以进行高质量家访支持,有望成为全国的教学督导示范基地。

联合申报课题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BUCM)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25年靛蓝之家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申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心融合"专项课题合作研究,研究方向为"儿童孤独症防治的家庭干预体系构建研究"。

联合高校出版发育行为及融合教育领域相关书籍

PLAY 是 Play and Language for Autistic Youngster(译为"孤独症幼儿游戏和语言干预")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由家长在家庭中实施、以玩为基础的发展干预模式,由美国发育行为儿科教授理査德·所罗门创立。
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olomon,MD)美国发育行为儿科教授,现任美国安娜堡发育行为儿科中心医疗主任、美国儿科学会委员以及美国儿科学会密歇根州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委员会主席,2023年被美国教育部评为"孤独症代言人"。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家庭在儿童初诊时需要考虑的所有事情,包括孤独症的基本知识、相关资源及各种干预方法。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PLAY模式的实施过程。
第三部分则讨论如何运用PLAY模式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适当行为和社交技能,并帮助父母学会应对最常见困境,例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同胞竞争、如厕训练困难、挑食等。
本书是孤独症家庭干预和融合教育领域非常值得推荐的教学书目,不仅适合从事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领域的从业者,也适合家长阅读。靛蓝之家联合南开大学孤独症领域专家一起翻译并由华夏出版社2025年出版该书。

发育行为及融合教育领域教辅具工具包研发

融合教育倡导“零拒绝、全接纳”的理念,旨在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亟需科学化、个性化的教育辅助工具(教辅具)作为支撑。教辅具的研发不仅关乎儿童个体潜能的发展,更是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包容的重要基石。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在感知、认知、社交及行为控制方面存在独特需求。专业教辅具通过整合医学、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可针对儿童发育特点设计多感官刺激、结构化任务和即时反馈系统,帮助儿童突破功能限制。

为此,我们研发了“蒲公英”行为干预工具包,包括视觉提示卡、积极安静胶囊、情绪管理卡、声量卡等在内的各种行为管理教辅具,工具包根据家庭的文化背景、孤独症儿童的个性化需求,结合个别化的干预方案,保证干预活动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帮助家长和专业人员更好的支持特需儿童的发展。

融合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该项目香港教育大学特殊需要与融合教育研究所、靛蓝之家及香港自闭症联盟联合组织的,通过培训家校支持顾问培训认证课程(Training Program of Home-School Support Consultants,HSSC),以促进家校合作融合教育的良性发展,并提升行业发展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家校支持顾问是一种教育辅助角色,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中为孩子提供个别化指导和支持的专业人士。HSSC与孩子/家长/老师(包括影子老师)/学校一对一或小组互动,根据孩子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短期/长期个性化的行为管理指导支持。其主要目的是帮助2e及特殊需要孩子(包括ASD/ADHD/LD等)的早期识别、天赋发掘、优势培养、个别化养育支持、针对性融合教育支持,保护并发展儿童优势天赋,实现个人学习目标,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和成功。

项目已在成都深圳等全国各地多家康复机构培养了一批家校支持顾问,正在推进由家校支持顾问支持的融合教育新模式——"悦亲庭学堂"模式。通过正向心理学的理论实践,在融合幼儿园中利用小组活动提升特需儿童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家庭教养、生活自理、早期认知、创意传动、及语言沟通能力。

其特色是以发展学派干预为基础,整合IEP个别化训练以及SCERTS教学模式、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感觉统合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音乐治疗以及心理干预,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泛化并融入群体,同时支持家庭推进正向教养。该模式还可延展至小学及中学阶段的融合教育支持。